6.5.1 风场选项和参数 #

- 客观分析风场Objective Analysis Only ,在步骤1中的分析风场,基于客观分析(只内插和外推)产生最终的风场
- 诊断风场模型Diagnostic Wind Module,在步骤1产生的初始猜测风场上进行地形动力学、坡风、阻塞效应和三维散度最小化调整
1、是否使用不同的影响半径
使用变化的影响半径的控制变量,如果在确定的影响半径内没有能够提供有效数据的站点,那么最近的气象站将被用到。
- 陆上地面层最大影响半径:这个参数反映地形特征对在这一层上内插过程中的限制性影响,单位:km。
- 陆上高空层最大影响半径:由于地形效应岁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值大于陆上地面层的最大影响半径,单位:km
- 水上大气层最大影响半径:这个变量应该大到能够保证水面上各网格点数据被包含到至少一个地表观测站的影响范围内。
- 风场内插最小影响半径:这个参数应该赋予一个较小的值(如,<1km),从而避免在反距离平方加权法中可能被零除的错误,单位:km
2、初始猜测场和观测数据在地面层的相对权重
初始猜测场(油诊断风场模型得出的)和观测数据在地面层的相对权重。
- 地面层:为地面观测站与初始猜测场权重相等的距离,单位:km
- 探空层:为探空观测站与初始猜测场权重相等的距离,单位:km
6.5.2 屏障选项 #
区域受一个气象观测站影响可以通过用户自定义屏障限制,屏障可以延伸到模型顶层。屏障在网格点和观测站点之间,观测站的数据在内插过程中忽略不计。比如,屏障可以分割山谷和山峰,阻止山谷内的气象数据应该到山谷之外。
每个屏障需要用户定义起始和结束坐标。

6.5.3 湖区域 #
定义一个湖区域需要定义一个箱体和一条水陆分界线,同时定义箱体内部的气象站数目,包括地面和探空气象站。
箱体采用网格坐标表示,使用网格点开始坐标和结束坐标,定义一个长方形区域。水陆分界线为一条直线,需要用户定义开始和结束坐标(km)。
